齊藤和義

訪問 / 吉他詩人齊藤和義(斉藤和義):「社會議題都是我的日常,成為創作題材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吉他詩人「齊藤和義」(斉藤和義)日前宣布宣布要融合最新個人巡迴「KAZUYOSHI SAITO LIVE TOUR 2025 ”DOUBLE SETLIST” ~羚羊與狼~」中「羚羊」與「狼」兩種風格的歌單來重新詮釋經典曲目,推出追加演唱會「KAZUYOSHI SAITO LIVE TOUR 2025 “KAMOSHIKA and OKAMI MIX SETLIST”~TOKYO & TAIPEI~」,東京場於 7 月 29 日在 Zepp Haneda 舉行,而臺北場則定於 8 月 2 日在 Zepp New Taipei 開唱。這不僅是齊藤和義生涯首次海外演唱會,更是追加演唱會唯一的海外場次,對齊藤和義與長年支持他的臺灣粉絲而言意義非凡。

以動靜皆宜的堅強創作實力橫掃日本樂壇逾30年,包括動畫《櫻桃小丸子》片尾曲〈如常風景〉、電影《名偵探柯南:絕海的偵探》主題曲〈One More Time〉、松嶋菜菜子主演的戲劇《家政婦女王》主題曲〈想要變得溫柔〉……都出自他手;另外他也為日本文青小說家伊坂幸太郎原作改編電影《一首PUNK歌救地球》中的樂團「逆鱗」譜寫歌曲,〈FISH STORY〉跟〈Summer Days〉兩首歌至今仍被歌迷與影迷們奉為必聽神曲。隨著臺北演唱會的舉行,齊藤和義也特別抽空跨海與臺灣媒體進行對談,到底他這三十年來如何能保持對創作的巨大能量?身為貓奴的他最喜歡貓的哪一點?對於臺灣又有甚麼印象?

 

「後悔沒有早點來臺灣」

ー本次臺北公演是齊藤和義出道 32 年來首次的海外演唱會,當初決定前往海外舉辦演唱會的契機,以及會選擇臺灣作為唯一海外場次的原因是?未來是否還會想到其他的海外國家開唱?

我知道臺灣也有發行我的 CD,我跟伊坂幸太郎也是朋友,他去臺灣參加新書出版活動時聽說在臺灣也有很多我的粉絲,回來日本後跟我分享了這些事情,於是我才想說有機會希望可以到臺灣開唱,所以當我們跟工作人員討論說也許可以到亞洲去辦演唱會的時候,臺灣這邊很快就推動成功了。

 

ー聽說小說家伊坂幸太郎因為您的歌曲〈幸福な朝食 退屈な夕食〉因而決定辭掉公司職員的工作,決定成為專業小說家,不知道齊藤先生本身知不知道這件事?得知後覺得很震驚嗎?聽說兩人也成為好友,是否會交流一些創作方面的想法?

他之前在雜誌講到這件事,我剛好有看到,覺得很開心。後來有機會跟他對談,彼此分享了很多的、也聊了很多,逐漸變成好友。我們偶爾會聊 line 互相問好,雖然不太會聊創作的事情,不過因為他住在仙臺,我去仙臺演出時他會來看我的演唱會,他有新的小說出版也會寄給我,會互相分享對於對方作品的感想。

 

ー2023 年與岡村靖幸組成「岡村和義」,曾說要將目標放眼海外,而這次由您搶先以個人身分來臺,有甚麼樣的感想?岡村靖幸是否有對您說甚麼呢?

他也很為我高興。他之前曾來臺灣拍攝,跟我說臺灣真的是個很好的地方,聽起來蠻羨慕我可以來臺灣開唱的感覺。會以 solo 來臺灣演出是在我預想之內,未來也希望有機會跟他一起以「岡村和義」團體的形式來臺灣演出。

 

ー即將來臺灣開唱,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想嘗試的食物、地方嗎?

今年過年第一次和家人去了臺灣,去了四天三夜,覺得是很棒的地方,還蠻後悔沒有早點來臺灣。之前去的時候發現車站月臺很深,所以這次去的話,希望有機會好好探索地下街;還有臺灣美食真的很棒,上次在四天三夜的行程中吃了四次不同家的滷肉飯,有找到一家很喜歡的,下次想要再去,另外也想吃胡椒餅,也很喜歡夜市,像是豆花我也很喜歡。

 

ー去年底有上綜藝《天海佑希、石田百合子的小酒館》,當時有提到在日本地方巡演時會去一些小酒館(スナック),不知道這次來臺會不會也想去去看?或是去逛逛看樂器行?

日本有幾家酒館裡面有放樂器,裡面有 live band,所以和樂團團員一起吃完飯後,小酌後可能會去找一家這樣的酒館,甚至會去 jam session。如果臺灣也有類似的這種酒吧,也想要去看看,當然樂器行也希望有機會。之前過年去臺灣的時候比較沒有時間去找樂器行。

 

長年創作不斷的最大原因竟然是「死線」?!

ー這次巡迴在日本是「狼」曲目與「羊」曲目分開的,怎麼會有這樣的分歌單的念頭,分開的原因是?

這是因為思考歌單時,覺得歌曲也累積四百首歌曲了,每次發新專輯展開巡迴演唱會時,總會以新專輯的歌曲為主,所以很少有機會演唱舊歌,所以想說也許這次演唱會可以將以前比較少演出的曲子為主,準備兩個不同的歌單,互相對照。其實太陽月亮也好,或是貓狗都可以,不過因為我以前寫的歌詞中有提到羊和狼,剛好符合這次對照的感覺,而且動物的意象在周邊的製作上也很好呈現,所以將這個作為主題。

 

ー覺得自己是羊還是狼呢?

我覺得自己兩者都是,我想每個人一定都有不同的面向,所以一定都有溫和的那部分,也會有憤怒的部分。以創作來說,平常可能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羊,死線快到的時候就會變狼。

 

ー曾說直到現在仍用與過去不相上下的能量在製作音樂,這三十年來對音樂的愛與熱情是否有曾褪去過呢?好奇是甚麼樣讓您能夠對於音樂如此熱愛至今?

我覺得這三十年來可以長年一直作音樂我想應該是因為截稿日期的關係,因為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些靈感或創意,但很少會從頭到尾完整地做一首歌。不過正是因為有死線的關係,會推動我,讓我把一首歌完整從頭到尾寫出來,所以我覺得這麼多年來都是靠死線讓我得以持續的創作。

 

ー有沒有工作人員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有幫您把死線往前?

我覺得唱片公司的人有用死線在操控我,合作久了大家彼此都有個默契,有時候明明已經要截稿,不過心裡也大概知道「可能其實還有預留兩三天吧」、「再拖個三天不會怎麼樣」,就是會彼此互相試探。

 

ー您說的「到死線才開始認真做」,到死線之前的完成度大概是多少呢?例如是已經完成90%,到截稿日才花點時間慢慢完成的類型嗎?

其實基本上進度就是 0%!沒有錄音時,最後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做。有時候突然會冒出不錯的靈感,我會用 iPhone 先錄下來。不過很奇怪,我覺得錄音錄下來的東西都不太好,反而是手機沒錄音的時候總會突然想到不錯的點子,錄下來之後又覺得跟剛剛的不一樣,不太好。所以不太會有過去貯藏已久的靈感,隔了段時間再聽到覺得「這個可以用」,真正要開始認真創作的時候,我反而都是從零開始。

 

ー小時候暑假作業是拖到暑假最後一天才作的類型嗎?

是!

 

ー就像是櫻桃小丸子這樣?

完全是櫻桃小丸子的類型!

 

ー齋藤先生是知名的貓奴,不只養了三隻貓,還收集許多招財貓的擺飾,甚至還有一張歌單是「斉藤和義と猫」,收了 27 首跟貓有關的作品。面對死線的時候可能壓力比較大,工作忙完回到家會不會吸貓?是三隻貓平均都會吸嗎? 還是有特別喜歡的貓? 

這三隻貓都很平均,就是就算牠們不要,我也會把牠硬拖過來,把頭塞在牠們肚子上面吸好吸滿。

 

ー可不可以跟我們聊一下你為什麼喜歡貓?貓又給你什麼靈感呢?

這二、三十年都跟貓一起度過,牠們在身邊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了。貓有時候看起來很聰明、有時候又看起來傻傻的,真的摸不清楚牠們在想什麼。譬如說,有時候幫牠們戴項圈,一開始的兩、三分鐘牠會很抗拒,一直抓那個項圈,可是沒想到才過幾分鐘就放棄了,好像就接受了項圈的存在。我覺得貓這樣子的豁達超然很厲害,也是我很嚮往的態度。 

 

「平常自詡為一個搖滾歌手,可是在這時卻什麼動作都沒有很奇怪」

ー曾透過歌曲〈2020 DIARY〉表達對社會議題的看法,這對您而言是一種責任嗎?還是純粹出於個人情感的抒發?

我不覺得是責任,我的創作多是從日常生活作為出發,包括每天看到的新聞等等,最近日本很多地震以及各種社會問題,而這都是我的日常,把日常生活往下挖掘,就一定會觸及到這些問題,因此這成為創作題材是不可避免的。

 

ー一直以來對於社會和環境議題有所關注,包括將自己的人氣歌曲〈ずっと好きだった〉改寫成〈ずっとウソだった〉探討核能問題,也將因東北地震而產生的感受化為歌曲〈雨宿り〉;至於今年則主動舉辦能登半島復興慈善音樂會。在這些行動的過程中,您認為音樂有著甚麼樣的力量?

當時會將自己的歌曲〈ずっと好きだった〉改寫成〈ずっとウソだった〉,主要是明明有這樣大的問題在日本發生,但社會氛圍卻瀰漫著不能提論的空氣,裝作沒看到一樣,明明是那麼大的事情。當然大家可能是因為地震和核電廠爆炸這樣的大事而嚇呆了,可是我總覺得不該是那樣。這樣的事情,可以用3、4分鐘的歌曲來表達,戲劇的話可能要3、4個小時,寫書的話可能要好幾十頁或幾百頁,但音樂可以用比較短的時間,比較快速地傳達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心情。當時我就身為一個音樂人而言,覺得平常自詡為一個搖滾歌手,可是在這時卻什麼動作都沒有很奇怪,而且也沒有什麼不能講的,所以憑著一股衝動改寫了自己的歌。

 

ー在這個社群媒體造成資訊過載的時代,齊藤認為音樂或創作在傳遞「真相」方面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因為我完全不使用 SNS ,所以不太清楚使用社群的人的心情。以日本人來說,常用的是推特,我想臺灣也有這種社群。很多人每天想到什麼都會馬上發文,但我自己沒有在用,如果有什麼想法會把這些好好存在心理,沈澱醞釀過後如果還是想要發表再發表就好了。可是現在的人沒有這樣的過程,太多人想到什麼就馬上發文,或者說這已經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我覺得有點可怕,畢竟或許有些人會在發文之後感到後悔。

 

ー有沒有哪一瞬間,讓您感受到「音樂真的改變了一些什麼」?

不管有沒有使用社群,大家或許都會對資訊過載感到疲倦,而音樂可以當作轉換心情的元素,撫慰人心。之前我身體狀況不太好而住院,那時候很痛苦,不過聽著喜歡的音樂,發現開刀的疼痛減緩了,才發現音樂真是太厲害了,很不可思議。正因為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認為音樂的力量真的很厲害。

 

DIY 製作自己的吉他的魅力何在?

ー您十分熱衷於 DIY 製作自己的吉他,這過程中對於吉他有甚麼樣新的認識嗎?心中有沒有理想的吉他模樣?

我本來就很喜歡DIY,像是書櫃和桌子都是我自己做的,疫情期間居家有很多時間,所以就想或許也可以來做自己的吉他,結果就迷上了。自己彈了四十幾年吉他,嘗試製作後才知道原來這麼不容易,沒想到一片木板切割成形狀組合起來,竟然真的能變成樂器,讓我覺得非常厲害。我現在已經做了十把以上的手工吉他,也曾在演唱會上使用過,但是它的音色沒有很好,而且音準很容易馬上就跑掉,結論就是我覺得還是用買回來的吉他比較好。

 

ー聽說齊藤先生手邊有 300 多把吉他,好奇怎麼決定當天想要用哪一把吉他演出?

我平常演唱會固定使用的大概就是五、六把,主要是會依照當下的心情來選擇,吉他的外觀很重要,所以比起音色,我主要是依照外型來決定的。木吉他的話,我一直使用黑色的 Gibson J-45 ,是我心中木吉他音色的「正解」;最近 Gibson 也為我用這型號特製了一把 signature model ,所以我現在演出中也會使用那把。電吉他的話,我很喜歡 Les Paul ,Gibson 也為我製作了我的型號,我很常用那把。不過另一方面,我也喜歡 Fender 的 Telecaster ,尤其因為我是 1966 年出生的,所以有多把同年份製造的吉他,演出中也經常使用。它們跟我活過一樣的年份,覺得有一種夥伴的感覺。 

 

ー齊藤先生您的作品風格橫跨搖滾、民謠、藍調等多種形式,這些年來,有沒有哪一種音樂風格您仍想挑戰卻還沒實現的?

我比較少是會從形式或是風格來開始創作,而是寫了歌之後,再去思考編曲、摸索它的形式,例如加入一點爵士元素、或是加入一點電音感、或是讓它感覺更搖滾。 

 

ー去年底首次參演電視劇,在岡田將生主演的電視劇中《旅行護理師》彈吉他,未來有機會的話還會想要挑戰這類的拍攝嗎?又或是有甚麼其他想要進行的挑戰?

我當時是在劇中以本人的身份唱主題曲,有點像開玩笑又有點半認真的感覺,不太需要演技,只是出演者是我的朋友;至於未來,我想還是專注作音樂就好,不會去演戲。

 

「如何寫出一首好歌一直都是我的煩惱」

ー出道曲是〈僕の見たビートルズはTVの中〉(我所看見的披頭四在TV裡面),自己也說在巡迴中常聽披頭四的音樂,自己會喜歡披頭四的哪幾首歌呢?

不同時期都有不一樣喜歡的歌曲,早期的披頭四很直率,中期有點迷幻感,真的有非常多喜歡的歌曲。如果現在的話,比較喜歡〈Girl〉;如果是一直不分時期都喜歡的話是〈I Am The Walrus〉,這首是約翰藍儂做的,我非常喜歡。

 

ー出道超過三十年,您覺得自己與當年那個剛出道的齊藤和義,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有改變很多的地方,也有都沒有變的部分,出道到現在我在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包括創作方式都沒改變,比如樂理或訣竅至今都還不是很懂,有時候可能哼哼歌覺得「好像可以這樣」、或是腦中有個 riff,就順著寫出來,這樣的創作方式到現在都沒有改變。所以,能夠有這麼多人聽我的歌,我感到很高興。出道前我一直在打工,出道後完全只有音樂,可以這樣以音樂維生讓我很感謝。我創作的方式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改變,如何寫出一首好歌一直都是我的煩惱,每次創作的時候都希望有人可以教教我怎麼樣寫出一首好歌。

 

ー近期 AI 發展蓬勃,有些人可能會透過 AI ,像是向 ChatGPT 詢問如何做一首好歌,不曉得您對這方面有什麼想法? 

最近聽說好像用 AI 也能做出不錯的歌曲,我是沒有用過,所以不清楚。但是 AI 做出來的歌到底屬於誰的創作?這點實在太謎了,我也是想不通。如果這樣可以做出好歌,我想也許在作曲方面會有些蠻有趣的東西出現。不過歌詞應該是數據拼湊起來的,然而我們實際寫歌詞時,在語調之類的細微表現都會有差異,比如「我要」或是「我會」這種語言用字的細微變化,應該不是 AI 可以操作的。我覺得人類將感受化為語言,和 AI 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AI或許可以做出類似人類的創作,但是藝術性的部分,不管是小說、電影還是音樂,AI 的創作終究還是沒辦法勝過人類創作出來的那種溫度。

 

ー剛剛有提到正式出道前在打工,請問有沒有比較難忘的打工經驗?或者是從打工的過程中得到靈感?

以前我在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的中央廚房打工,那個環境中,可能有人在做中菜、有些人在烤魚,我就是在那裡煎牛排。那裡有外國人、也有認真以當廚師為目標的人。當然,當時的生活經驗也有化為音樂。例如以前我會騎機車到打工的地方,像是快遲到了的經驗,或是騎車經過的道路名稱等等,都會寫到歌曲中。

 

ー寫歌多年,有沒有曾經覺得「這首歌可能沒什麼人懂」,但後來卻意外引起廣大共鳴的經驗?

這種狀況蠻多的,比如〈歩いて帰ろう〉這首歌被用作電視臺兒童節目片頭曲,然而這首歌的創作其實是很個人的體驗。剛出道的一、兩年,我發現夢想的音樂界和現實有些差距,原本以為進入音樂界就可以好好作音樂,但其實有很多的宣傳工作,並沒有時間可以好好寫歌,而且需要接連不斷地發行單曲,大概三、四個月發一次的頻率,讓我常常會感到煩躁,心裡面累積了很多的憤怒和不滿。雖然成為兒童節目的片頭曲,得到很大的迴響,有許多小孩會跟著那首歌跳舞、也有人翻唱,讓我很感謝,但我其實只是將憤怒的心情宣洩在這首歌曲中。

 

ー據說您是第一次接受像這樣的遠距聯訪,截至目前為止對這樣的形式有甚麼樣的感想呢?

在日本有時候會用遠距訪問,不過還沒有透過遠距與海外媒體進行訪問,而這也是第一次有這麼多人一起聯訪,所以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在線上,很謝謝大家今天都有來參與。 

 

ー給臺灣粉絲的話。

這次是我第一次在海外演出,可以在臺灣舉辦真的讓我很高興。臺灣是我很喜歡的國家,之前去臺灣時,我去了一間寺廟,那間寺廟的上香方式和參拜方式都有一定的順序。我記得那時候要先去旁邊買香,並且要按照順序拜七位神明,各別插香。當時還不太清楚怎麼做,旁邊有臺灣人很親切地教我要這樣做、那樣做,讓我感到非常溫暖,覺得臺灣是很棒的地方,還想趕快再去。沒想到現在就有這個機會可以在臺灣辦演唱會,所以我個人非常期待,也希望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來看看我的演唱會。

 

KAZUYOSHI SAITO LIVE TOUR 2025 “KAMOSHIKA and OKAMI MIX SETLIST” 〜TOKYO & TAIPEI〜

演出時間:2025年8月2日(六)17:00開場 / 18:00開演
演出地點:Zepp New Taipei
票  價:1F座席A區NT$ 3,200 / 1F站席B區NT$ 2,800 / 2F座席C區NT$3,200 / 2F座席D區NT$3,200 / 身心障礙優惠席 NT$ 1,600
售票時間:登記抽選:2025年4月14日(一)13:00~4月16日(三)13:00
結果發表:2025年4月18日(五)12:00
一般販售:2025年4月30日(三)12:00
售票頁面:https://reurl.cc/qGgnGD
主辦單位:大鴻藝術BIG ART
企劃/製作:Rumble Cats

文:迷迷音
照片:大鴻藝術BIG ART

你的拍手是我們的動力

還喜歡迷迷音的文章嗎?如果覺得迷編的文字為你記下了演唱會的感動、如果覺得看了訪問可以多了解一點喜歡偶像的創作想法和可愛小地方、如果覺得參戰教學文可以多少有點幫助,請幫忙按下面的拍手圖示,只要登入連結Google或是FB帳號,就可以【免費支持】迷迷音。

贊助一杯咖啡

網站的維持比想像中還要不容易,每篇採訪從搜集資料、聯繫、訪問、逐字稿、翻譯、拍攝、審稿,基本上都是迷編從頭到尾完成,主機、圖床、相機設備等等的支出也比想像中龐大,目前迷迷音收支離打平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覺得迷迷音的文章多少對你有些幫助,還請幫忙按下面「Buy Me A Coffee」圖示、給予贊助讓迷迷音可以努力持續生存下去!

Buy Me a Coffee

其他人也迷

你可能也喜歡

最新消息

線上日文
線上學 日文
線上日文

迷迷動漫

迷迷影劇

日劇、電影、娛樂圈大小事
英文補習
網上學 英文
英文補習

迷迷專訪

迷編為你貼身訪問台灣與日本音樂人、聲優、第一手情報

迷迷好音推薦

吃貨迷編日記

FB粉絲團

在 Twitter 上追蹤迷迷音

加入迷迷音樂社群

訂閱迷迷音電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