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專訪】 台灣新銳插畫家 香菸先生 談水母系列插畫

くらげシリーズ「 水母系列 」翻譯插畫展於5月20日落幕,在展覽最後一天迷迷音邀請到插畫家「 香菸先生 」進行對談。

剛從蘭嶼回來的 香菸先生 脖子上掛著蘭嶼風格十足的項鍊、烈陽也在皮膚上留下了蘭嶼的痕跡(也因為有些曬黑了,讓他拍照時害羞地拿起水母系列繪本擋住臉),一副多角型的眼鏡突顯其獨特的氣質。「我不喜歡太快的步調,所以蘭嶼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放鬆耍廢的地方。我很喜歡蘭嶼,去年去過一次後就一直很想再去,在那邊甚麼事情都不作地度過一天很放鬆。雖然看起來不務正業,不過沒甚麼是正業就是。」現在是完全以插畫維生的他輕鬆地說著。

 

「 香菸先生 」,自我的不同面向

 

「 香菸先生 」這名字來自日本小說家乙一的小說《A MASKED BALL -以及廁所的香菸先生的出現與消失-》(此短篇收錄於《天帝妖狐》之中),描述在學校某角落的廁所牆壁上滿滿的匿名留言,彼此沒碰面卻透過這樣的一個平台聊成一團,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此展現。「當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沒有臉書、噗浪,智慧型手機才剛出現,大家還在玩開心農場。雖然現在許多社群平台上充斥著酸民與負面言論,對於一個人寧可用表面去理解;然而我認為見證了社群媒體誕生至今的發展的人們,跟一出生就有社群平台的人們的觀點不一樣。看著社群平台誕生的人們,會用匿名方式把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說出來的話、不被人知、比較隱密的自己在社群平台上表現,而營造出另一個角色。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個中心的自我,我認為每個人的自我都是由各種面向組合成的,這篇故事給我了很大的啟發。」

基於此,他成立了「 香菸先生 」這個想像的角色,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來創作,與其本人切割開來;然而只要是創作都會帶有個人主觀意識,所以近幾年在「香菸先生」中也可以看到有更多其個人真實的觀點被帶入。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述說故事、冷靜的文風是乙一作品的特色,這也是 香菸先生 非常喜歡乙一的原因之一,他甚至有乙一全套作品的收藏。然而他也坦承乙一近期的作品就比較少接觸,「閱讀就是你在某個階段時與某個人的某個面向有所共鳴,所以你就會去讀那個面向。可是人都會成長、變化,因此當那個人的未來跟你的未來沒有那麼契合時,你就不會再繼續讀下去。」就像聽音樂一樣,每個時期聽喜歡的音樂也會不一樣。「他變了,你也變了,所以你們走在不同路上了。」他說。

 

「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可以被迷迷音訪問!」

 

有在追蹤 香菸先生 的人們可以發現,他有不少作品是以音樂人為主角所畫,並曾以詹森淮(詹宇琦)的歌曲為引,自主畫了一系列插畫並製作成影片與大家分享;甚至在去蘭嶼途中遇到黃玠時,也當場畫了幅圖送給黃玠。「音樂是我創作蠻大的動力。」他說道。

 

隨筆15分鐘。黃玠 「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打哈欠, 今天的天氣這麼好,怎麼還愁眉苦著臉, 讓我們喝咖啡,讓我們聽音樂, 讓我們跨越了界限,讓我們自在的聊天」#畫喜歡的音樂人 #默默的黃玠國民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Wednesday, 16 May 2018

 

 

雖然現在比較常聽Hello Nico、929樂團、回聲樂團、那我懂你意思了、法蘭黛樂團等台灣樂團,不過 香菸先生 說其實他以前聽更多的反而是日系樂團,例如the GazettE、Crossfaith、SiM、DIR EN GREY、Pay Money to My Pain、ONE OK ROCK、Plastic Tree……等等都在他的守備範圍內,所以一直都有在默默關注迷迷音,「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可以被迷迷音訪問!」他驚喜地說,而迷編這也才知道迷迷音的讀者群竟是如此臥虎藏龍!

工作時, 香菸先生 常常會一邊聽音樂一邊畫,例如去年展出的水彩畫大部分都是一邊聽著Plastic Tree完成的、而點畫部分有時候會配英國的搖滾樂團Daughter來畫。「有一次一邊聽魏如萱一邊畫,後來不知不覺連到Hello Nico,結果就變得很喜歡這團。」

談起台灣新興獨立樂團在創作和演出上還沒那麼成熟, 香菸先生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說:「所有人的起點都只是為了完成一個他想要完成的理想,他沒有想很多、他可能並不是為了要很有名,只是想要出一張自己的專輯、做一點青春的記憶。或許他們作了一件很愚蠢的事,但這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我覺得這樣就夠了。」每個人在剛出社會、剛要告別青春時,都會有一種離騷,只有在那個時候才可以寫出那樣的作品、有同樣的情懷去聽同樣的音樂。雖然過了那段時期之後,我們會知道那只是一個「情懷」,繼續往下個階段成長。不過比我們年輕的人們在到了那年記時也會用他們的言語去敘述他們的那種感受,而成為一種循環。

回過頭去看過去的作品,香菸先生笑著說:「就畫技上會覺得我以前怎麼可以畫那麼爛還敢po!但是就感受上我會覺得只有個時候畫得出那樣的東西,就我現在的感受與技法,已經畫不出那樣的感覺了。不過無論如何,至少我覺得從以前到現在我的東西都很真實。當然,梗到處都有,有內化過的東西才比較耐人尋味。」

 

「生命都是一點一點的小圓點」

 

其實在水母系列之前,迷編便有看過香菸先生的「小傢伙」系列作品,然而因為畫風差異極大,因此第一次看展覽時並沒有意識到是同一個繪者。然而事實上, 香菸先生 不僅有許多純藝術的作品,點畫也是自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了,「我大概國中左右很喜歡點畫,那時候很喜歡印象派,像是秀拉的作品我覺得蠻有趣的,所以從以前就有這方面的嘗試。」

然而水母系列為何會以點描畫方式呈現呢?「用點的意義在於水母系列裡面很重視每個個體的描寫」香菸先生指出,「不管是水母也好或是主角的觀點、奶奶的觀點、其他人的觀點,每個人對於同樣一件事處理的方式都不一樣,像看得到與看不到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會覺得點比素描這樣大面積的畫來得呼應這故事,也呼應『靈魂是一個一個水母』這樣的設定。」

他相信,「個體」才是主體世界的重點,雖然許多人會相信某某信仰、某某主義、某某信念,並因為有這樣的信念而產生如此觀點和行動,將自己貼上一個已經框架好的東西,但其實組成這些框架的是每一個人。「我們對於事情的理解都是在統計的平均數裡面,但是組成圖表的是所有人,所以我會想要以點去做就是想要呼應文字裡面講的,『生命都是一點一點的小圓點』。就算是人,也是由一點一點的細胞組成,我們也在定位我們自己。」

 

「水母系列每一篇都很精彩,所以我才會每一篇都畫出作品!」

 

問到最喜歡水母系列中的哪一篇故事,香菸先生熱情地說:「每一篇都很精彩,所以我才會每一篇都畫出作品!」,不過他認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第一篇畫的《口內海》和最後一篇的《黑衣人》。

水母系列故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主角興致高昂地冒險,至於水母則是在一旁平靜陪伴,維持整篇文章穩定的力量;然而《口內海》中,主角和水母的角色卻調換了過來的,瀕死的主角突然間變成脆弱的、躺在病床上沒能去冒險。「水母去探病的時候,看著主角說你好像快死了,主角跟他會心一笑的地方,我覺得這就是友誼裡面最簡單的,他們的感情是細水長流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那篇那段。」

|口內海『口内海』|翻譯|…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Friday, 23 February 2018

至於《黑衣人》則是難得看到主角在生氣,「他花了一整篇的上篇生氣,並花了一整篇的下篇在講療癒的過程。我認為這就是這文章魅力的所在,同時也覺得翻譯的文字很令人感動。」香菸先生接著說,之所以會畫一個正裝和服的人是呼應故事中以一個孩子的眼睛看待社會化的菁英們的表情,衣服即象徵著他們的隔閡。「上篇給人的感覺是想怒卻不知道從何來抒發,但到了下篇卻讓人覺得就是這些大人已經不算甚麼了,只有主角和水母彼此,這樣的連結和我們這次展覽主題很像,明明只有兩個個體的連結然而卻可以去抗衡一群我們認為成熟、有社經地位的黑衣人,去展望一些他們可能沒有想過的未來,這是我很感動的地方。」

|黑衣人們 前篇『黒服の人々 …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Tuesday, 24 April 2018

香菸先生也透露,翻譯「草水一行」最喜歡的是《水神大人》這一篇,認為神明是一個不問善惡的存在,而這點與香菸先生的想法十分契合,「我也覺得大家在面對一個未知的力量時會去把它分為善與惡,是因為生存的必要。我們相信的東西驅使我們存活,如果沒有任何信念的話我們是沒辦法繼續存在的,所以人才會去創造宗教。對於不信的人來說,宗教是一個很好的發明;對於信仰的人來說,宗教是一個很棒的發現。它可以簡單處理你的邏輯,讓你發生事情時不會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因此當我們發生意外時,會寧可相信這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因為你相信了,所以那東西才會對你造成傷害;因為你相信了,所以那東西才能成為你的助力。」某些東西的存在其實是無關善惡的,然而在人的心中,卻存在有善惡評判,這樣的故事帶給香菸先生很大的啟發,同時也是因為這篇,讓他決定將這次展覽的作品全以正方形呈現,營造標本感。

|水神大人『みずがみさま』|翻譯|草水一行帳篷外有什麼東西正在蠢蠢欲動。在直覺之後,我聽到了爬行的聲音,且接著便在無意間看到有個巨大的影子落在帳篷壁面上。雖然沒有比我高,但是具有相當的寬幅。那傢伙在帳篷的周圍,偷偷摸摸地往入口方向移…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Friday, 2 March 2018

另一方面,就畫而言,香菸先生自己很喜歡的是《水母星》這幅作品。在這篇故事中曾提到,如果抬頭往上看一隻隻往上飄的水母,將會看到一個個的圓,「之前我妹送我一個培養皿,裡面植入了真菌菌株,長大後會像一團團的星雲,非常美。一球一球的,有時候會重疊在一起,看起來很像風之谷裡面的腐海。不管是星雲也好、真菌也好、水母也好,都給我一球一球的感覺。因此這幅畫可以象徵培養皿,或要說是地球也可以。」

|水母星『くらげ星』|翻譯|草水一行「每到下雨天,街上似乎就會冒出許多水母唷。噗噗地漂浮著,往天空向上游去。簡直像是鯉躍龍門一般。」坐在椅子上看書的水母君嘀咕道。「… ……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Friday, 9 March 2018

 

水母展的開始與延伸

如同前面提到的,這系列開始於《口內海》,「第一篇大概是去年年中左右,看完覺得太好看了,於是就著手畫了第一幅圖。」原本只是在FB上不定時地更新,然而畫到第三篇,香菸先生和草水一行覺得越來越有趣,於是正式決定從2018年開始一篇一篇更新,更因緣際會在咖啡廳「找地方坐」的邀約之下決定將水母系列以展覽形式呈現,於是兩人開始陷入瘋狂趕稿之中。

在圖畫部分,香菸先生多使用插畫紙、水彩紙,以隨身會攜帶的代針筆來作畫。所有畫作原作多為尺寸不一的長方形,然而為了讓圖片可以在整幅作品的正中間、呈現出標本的感覺,因此這次的展覽選擇不放原作,用輸出的方式讓所有作品統一看起來是一個系列。

香菸先生隨身攜帶的代針筆
香菸先生隨身攜帶的代針筆

在文字部份,香菸先生則相信草水一行的美感、完全交給草水一行負責、不會任意更動。展覽的畫作擺放順序、以及繪本中的文章順序也是由草水一行依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而非按照原本作者更新的順序。另外,繪本中的文字也並非全文放入,而是擷取部分段落,因此像是《雪村君》的插畫若沒讀完全文可能就會有些令人不解,可是他們認為,也許這種問號會讓人想去閱讀。

|雪村君『雪村君』|翻譯|草水一行「啊咧?」剛才在校門口開始一起走的朋有說道:「喂喂,不覺得雪村君,好像有點移動?」 …

Posted by 香菸先生 Mr.Cigarette on Wednesday, 11 April 2018

香菸先生說:「其實在計畫這個展時也有想過,現代人比較沒有時間閱讀。以前大家可能會去讀一本書,過了一個世代大家只會去注意漫畫,現在youtuber興起,大家的閱讀從文字敘述跳到段落再跳到影像,大家閱讀的時間變少了,閱讀一個人的時間也變少了,因此我們也是評估很久才決定要辦這個展。我們兩個都是很喜歡閱讀的人,所以很希望能把這種感覺呈現出來。」

身為專職創作者並不容易,商業與藝術之間的衝突是一定會遇到的,尤其網路發達的現代,雖然曝光管道多了,但大量的資訊卻也讓真正有效的曝光在某方面來說變得不是那麼容易。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香菸先生同時也需要獨自去經營各種社群平台,如此情形讓好友草水一行不禁指出:「身為一個旁觀者來看他的處境,身為一個創作者應該更投入創作;然而因為他是一人創作,所以同時他也需要花時間去宣傳他的作品,如果在行銷上不夠好的話她也會很辛苦。」

談到未來發展,香菸先生希望可以讓這次水母展巡展,同時表示今後想要走療癒系插畫,並希望之後可以把其他系列作成繪本,例如目前正在FB上不定期更新的《眼光》。「我覺得這次水母展很療癒,現代人還蠻需要療癒的,因為環境很欠友善。」在展覽結束之後,也奇待能看見更多由香菸先生與草水一行帶來的驚喜和感動。

https://www.facebook.com/Cigarette.tw/photos/a.1206724476096347.1073741835.153188378116634/1331400790295381/?type=3&theater

 

香菸先生&草水一行
左為香菸先生,右為草水一行

水母系列全文翻譯網址:https://laltwelt.weebly.com/820327700275973199521015.html

文:迷迷音

照片:迷迷音

你的拍手是我們的動力

還喜歡迷迷音的文章嗎?如果覺得迷編的文字為你記下了演唱會的感動、如果覺得看了訪問可以多了解一點喜歡偶像的創作想法和可愛小地方、如果覺得參戰教學文可以多少有點幫助,請幫忙按下面的拍手圖示,只要登入連結Google或是FB帳號,就可以【免費支持】迷迷音。

贊助一杯咖啡

網站的維持比想像中還要不容易,每篇採訪從搜集資料、聯繫、訪問、逐字稿、翻譯、拍攝、審稿,基本上都是迷編從頭到尾完成,主機、圖床、相機設備等等的支出也比想像中龐大,目前迷迷音收支離打平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覺得迷迷音的文章多少對你有些幫助,還請幫忙按下面「Buy Me A Coffee」圖示、給予贊助讓迷迷音可以努力持續生存下去!

送我們一杯咖啡

其他人也迷

你可能也喜歡

最新消息

線上日文
線上學 日文
線上日文

迷迷動漫

迷迷影劇

日劇、電影、娛樂圈大小事
英文補習
網上學 英文
英文補習

迷迷專訪

迷編為你貼身訪問台灣與日本音樂人、聲優、第一手情報

迷迷好音推薦

吃貨迷編日記

FB粉絲團

在 Twitter 上追蹤迷迷音

加入迷迷音樂社群

訂閱迷迷音電子信